为什么我们长期看好并构建一揽子管理卓越的民办高等教育资产?

高等教育发挥着筛选人才、培养技能、提升认知的作用,对个人、家庭和国家具有持久而深刻的影响。


1977年,全国第一次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。过去十年中积压下来的570多万二三十岁的青壮年男女,从车间、从农田,从军营……走进了改变自己和国家命运的考场。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,尤为重要的是,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。

1999年,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,中央制定了以“拉动内需、刺激消费、促进经济增长、缓解就业压力”为目标的扩招计划。文件提出到2010年,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.76%,提高到15%。实际执行中,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6.5%。高等教育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提升到2010年的662万人。

2019年,为了应对经济下行,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出“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” 2019年实际扩招116万人,超额完成任务。2020年,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冲击,5月22日两会提出高职继续扩招200万人。100万人相当于2008年到2018年10年的扩招幅度。可见,2019-2021年三年的扩招力度之大。


高等教育业务具有以下特点:


一是抗通胀,高等教育支出是一个家庭的最重要支出,具有极高的付费意愿。美国过往20年的消费升级进程中,大学学费上涨幅度居家庭各项支出之首。过去20年,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5%,1998-2017年M2增长了16倍,从各类资产价格表现看,绝大部分的工业品、大宗商品、债券、银行理财等收益率都大幅跑输。只有深圳商品住宅,医疗(住院费、挂号费等)、教育(初高中补习、英语补习、幼儿日托)等服务类产品,股票市场上的部分核心资产等收益率跑赢这台印钞机。民办大学的学费管制刚刚放开,未来跑赢通胀确定性强。

二是高门槛,具有政策、规模、土地、资金、品牌和运营六大壁垒。近几年高等学校数量增长极为缓慢,进入“总量控制、存量提升”的质量发展阶段。特别是本科院校的认定更加困难,增长更加缓慢。一所本科院校从新建到认定完成,大约需要10年时间。上市的民办高等教育集团,是举办人经过长达10年以上的持续积累和投入,才能进入盈利收获期。

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六大壁垒,维护了该行业的盈利优势。

第一,政策壁垒,民办高校需要取得一系列批文、执照及许可,并符合特定要求规范。

第二,规模壁垒,本科要求8000人以上、专科要求3000人以上。

第三,土地壁垒,本科校园占地800亩以上,专科校园占地500亩以上。

第四,资金壁垒,兴建校舍和投入教育设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。

第五,品牌壁垒,声誉是生源质量、办学能力、市场推广长期综合作用形成。

第六,运营壁垒,营运及管理经验对学校实现规模经济至关重要。

三是刚性增长,总量上学位资源供不应求、结构上优质教育服务永远稀缺。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供不应求,随着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,供不应求仍将持续。2019年,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.6%,但与美国(87%)、欧洲(64%)、我国台湾地区(将近100%)相比,还存在巨大提升空间。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满足学生受教育权、巩固工程师红利、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,各级政府高度重视。由于公办学校的扩容缓慢,民办高等教育将成为重要补充。

四是现金流充沛,学费预收制。高等教育都是先收费(年付)后提供服务,且提供的服务具有极高的延续性(本科4年、大专3年),收入来源十分稳定(属于家庭刚性开支,困难学生还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)。已上市民办高等教育公司(含近年并购了运营较差的学校)毛利率普遍在40%以上,净利率在25%以上。民办高等教育上市公司在手现金十分充沛,随着独立学院脱离转设要求落地,行业正处于并购整合期。

五是严监管,高等教育既涉及意识形态又具有公共服务属性。从1995年以来,教育行业监管态度趋向开放、市场化。第一,民办教育从不允许营利,到实现分类,民办高等教育可选择登记为营利,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营利。第二,营利学校不得兼并非营利学校,非营利学校不得以关联交易方式转移利润。第三,给予民办高校5年过渡期决定登记的类型。营利性高校的学费定价将市场化。未来监管方式是分类管理、存量整合、规范发展。一方面,营利归营利、公益归公益,民办高等教育高门槛、高毛利的核心逻辑没有变。另一方面,长期来看,高等教育精品化、国际化、轻资产化的发展模式没有变。


民办高等教育高确定性、强现金流、良好成长性的生意属性与家族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十分匹配,因此我们长期看好并积极配置管理卓越的民办高等教育资产。



© 2016 深圳市前海信达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网联科技 粤ICP备18122969号

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4127号